朱高熙是明朝宗室,为什么最后会被明宣宗烹杀

娱乐爆料 2025-09-02 05:37www.bionity.cn奇谈网

朱高熙,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命运却落得被亲侄子烹杀的结局。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朱高煦的悲剧,可以说全是自作自受。他的狂妄自大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命运。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注定了他的结局。

朱高煦生于1380年12月30日,从小就不受爷爷的喜爱。尽管他在父亲朱棣危难之际多次挺身而出,表现出骁勇善战的一面,但这并没有为他赢得君心。朱棣曾私下表示可能将皇位传给他,这使得朱高煦开始产生对皇位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任命朱高煦领兵镇守边疆。朝臣如淇国公丘福和驸马王宁建议朱棣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朱棣并未采纳。朱棣在永乐二年正式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煦并未安于现状,他对太子之位念念不忘。

朱高煦拒绝前往云南就任,留在京城并索取天策卫作为他的护卫。历史上天策二字有特殊含义,朱高煦的行为无异于自比李世民。这引起了朱棣的怀疑和警惕。

在永乐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他依然拒绝前往就任,私自招募精兵,甚至击杀了兵马指挥徐野驴。他的行为越来越出格,终于触怒了朱棣。朱棣将他囚禁在西华门之内,准备废其王位。

在关键时刻,太子朱高炽出面为朱高煦求情,使朱棣放过了他。朱棣对朱高煦的惩罚并未停止,削减了他的护卫并诛杀其亲信。在永乐十五年三月,朱棣将他强制迁往乐安州。

到达封地后,朱高煦并未悔改,反而更加怨恨父亲和兄长。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一直寻找机会发动叛乱。在明成祖朱棣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后,朱高煦终于抓住了机会。他的行动愚蠢至极,最终被自己的亲侄子所烹杀。

回顾朱高煦的一生,可以说他的悲剧源于自己的狂妄和无知。如果他能够收敛自己的行为、放弃夺嫡之念或许能够善终。他因为自大而走向了灭亡。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往往不会因为无知或卑微而死而是因为自大而丧命。朱高炽召回叛逆的弟弟朱高煦至京城,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并未加害于弟,反而增加其俸禄,并赏赐无数宝物。他将朱高煦送回乐安,并赋予其子世子和郡王头衔,彰显仁慈。

尽管朱高煦曾企图陷害兄长、篡夺皇位,但朱高炽始终顾念兄弟之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厚礼待之。历史上,多少皇帝面对兄弟的背叛都难以容忍,而朱高炽却如此宽容,希望朱高煦能安分守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高煦的野心并未因此消减。

朱高炽驾崩后,其仁慈的遗愿让位给了他的儿子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朱高煦看到机会来临,再次企图推翻侄子的皇位,重演其父的阴谋。朱瞻基并非等闲之辈,对于二叔的小动作了如指掌。

宣德元年,朱高煦进献花灯以探京城虚实,而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向明宣宗索要。朱瞻基顾及亲情,均有求必应。这让朱高煦误以为朱瞻基软弱无能,再次燃起夺位的野心。

公元1426年,朱高煦在山东联合都指挥靳荣,散发刀箭、旗帜,掠夺马匹,正式起兵造反。他的反叛很快被朱瞻基彻底摧毁。在招降之下,叛军军心大乱。朱高煦的造反大旗刚刚举起,便遭到侄子活捉。

明宣宗朱瞻基继承了他老爹仁义的性格。对于二叔的造反,他并未痛下杀手,而是废除了他的封地,将他囚禁在北京。尽管朱高煦失去了自由,但在府中的待遇依然不错,甚至明宣宗还会偶尔探视。

朱高煦在囚禁期间依然不安分守己。宣德四年,当朱瞻基探视他时,他不仅无视礼貌,更胆大包天地绊倒了侄子。这种举动令人难以置信,朱高煦是否以为绊倒侄子就能夺取皇位?还是他只是想出口恶气?

无论如何,这一行为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明宣宗再也无法容忍这个二叔。于是,他命人搬来大铜缸压住朱高煦。当朱高煦试图挪动铜缸时,他的力量令人惊叹,若生在今日,他或许可成为举重运动员。但他的行为更加激怒了朱瞻基,后者命令在朱高煦周围生火,将他活活烤死。

从权倾朝野的权臣,到被兄长和侄子相继抛弃的落魄者,再到举重运动员,最后被烤死的悲剧人物,朱高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上一篇:伊朗末代王后的回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onity.cn 奇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异事,奇闻怪事,奇闻趣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ufo事件,军事秘闻,娱乐八卦,历史趣闻,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