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这个名称源于哪里?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
今天,奇闻网带大家领略月饼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传统节日美食的神秘起源。
众所周知,节日里总少不了月饼的陪伴,但你可知月饼背后的发明者是谁吗?它的历史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悠久得多。早在北宋时期,中秋节才被正式确立为节日,而月饼的踪迹早在唐朝就已出现。令人惊讶的是,月饼的流传与杨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再次印证了中国每个节日都伴随着特定的食物,体现了古人对“食”的重视,正如俗话所说,“民以食为天”。
中秋节,一个全家人团聚的日子,吃团圆饭、品月饼是不可或缺的传统。那么月饼的来历究竟如何呢?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佳节,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而月饼,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就有一种纪念太师的“太师饼”,它是我国月饼的“始祖”。随着芝麻、胡桃等辅料的引进,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为“胡饼”。到了唐朝,已有专业的饼师和糕饼铺。
而“月饼”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杨贵妃和唐玄宗的一次赏月经历有关。有一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一同赏月品尝胡饼时,因胡饼名字不够雅致,杨贵妃仰望明月,灵感涌现,提议称之“月饼”,从此这个名称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北宋时期,皇家喜欢在中秋节吃一种称为“宫饼”的食物,民间则称之为“小饼”、“月团”。随着历史的演进,中秋吃月饼的习俗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固定下来。还有一个有趣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人们为了反抗暴政,通过互赠月饼的方式传递信息。起义成功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得以在民间流传。
月饼最初是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逐渐演化为家人团圆的象征。如今,月饼不仅是节日的必备美食,更成为亲朋好友间传递情感的礼品。
通过今天的文章,我们不仅能了解月饼的由来,更能感受到中秋节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在品尝月饼的也铭记这一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