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画派风格独特,别称为徐派艺术风格解析
徐熙画派,又被誉为“徐家野逸”,简称“徐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璀璨夺目的画派,也是五代花鸟画坛的两大流派之一。其创始人徐熙,是南唐时期金陵(今江苏南京)的绘画巨匠。徐熙虽为江南的布衣之士,却拥有高尚的情操与志节。他所描绘的江湖景色,如汀花野竹、小鸟渊鱼、草木虫兽,皆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韵味。
他的画风独树一帜,自创“落墨法”,将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他的画作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清新淡雅,形成了独特的“徐熙野逸”风格。徐熙的笔墨技巧对后世影响深远。经徐熙之孙徐崇嗣及其他后续画家的发扬光大,徐熙画派名声渐振。历经发展,成定型的水墨写意花鸟画与黄筌的花鸟画派相互竞争,影响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花鸟画坛。
徐熙画派的特点在于其所作的花木禽鸟,形骨轻秀,朴素自然。他的画作中,没骨渍染,轻淡野逸,下笔成珍,挥毫可范。其画风清新洒脱,注重墨色搭配,流露出潇洒的风格。徐熙为人放达不羁,以高雅自任,他的画作中充满了江南处士的情怀和审美趣味。
五代时期,花鸟画逐渐趋向成熟,写实成为其成熟的标志之一。黄筌的勾线填彩与徐熙的落墨法共同构成了两大流派。徐熙将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开创了新的风格,其画风在写实基础上追求笔墨之变,适应了绘画发展的总趋势。
徐熙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因此其画作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在画法上,他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着色。这种题材和画法都体现了他作为江南处士的情怀和审美趣味。
进入北宋后,徐熙的子孙继续发扬光大其画风。徐崇嗣虽画富贵题材,但又标新立异,创造了一种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徐熙与黄筌都代表了五代花鸟画的新水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黄筌的画风成为院派花鸟画的典范,而徐熙则开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徐熙画派与黄筌花鸟画派共同构成了花鸟画中的两大流派。在宫廷绘画中,富贵的画风更为流行;而在民间,则是野逸的画风更受欢迎。两者互相竞争、互相影响,使得花鸟画的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