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两大藏宝之谜,天京藏宝之谜,石达开
天京藏宝与石达开大渡河藏宝,并称为两大未解之谜。至今,它们的真相仍然笼罩在迷雾之中。
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的落幕,首都天京(今南京)沦陷。如洪水猛兽般的湘军席卷全城,进行了长达三日的掠夺。他们如同地毯般搜寻,希望能找到天国首府的所有财富。因为长久以来,一直流传着洪秀全积聚大量财宝的传说。
湘军领袖曾国藩和曾国荃怀疑这些财宝可能被藏在地下深处。在他们看来,“克复老巢,理应有所收获”。事实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曾国藩在奏报同治帝搜查“贼赃”的情况时坦言,除了两枚“伪玉玺”和一枚“金印”,一无所获。这让人们议论纷纷,质疑他的奏报是否真实。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甚至写诗表达他的怀疑:“曾侯工作奏,言钱空缕”。
朝廷对曾国藩的奏报表示信任。七日后,便下达了批谕:“逆掳金银,朝廷本不必利其所有。”这似乎在暗示,寻找金银并非朝廷的主要目的。
关于天京是否真的有藏宝,一直是个谜。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和曾国荃都曾审讯他。在审讯中,李秀成巧妙地回避了关于城中窖金的问题。他声称,“国库无存艮(银)米”,“家内无存金艮(银)”。这似乎在暗示,天京并没有窖藏的金银。太平天国的财产管理制度让人们相信,一定有大量的财宝被隐藏了起来。所有的公私财产都必须统一集中到“圣库”,再由圣库统一配给生活必需品。这种制度使得太平天国的财富高度集中,为窖藏提供了可能。“圣库”制度在太平天国后期已经崩溃。李秀成在临刑前的供状中提到,“圣库之名虽存,实则洪秀全的私藏。”这意味着洪秀全可能将财富藏在了他最信赖的地方——天王府。据历史文献记载,当年洪秀全在南京建天朝宫殿时,倾全国之力掠夺各地奇珍异宝于宫内。有人推测天王府地下可能藏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时至今日,“金龙殿”依然存在,百年来从未有人对其地下进行勘察。“金龙殿”下边到底有些什么?天王府地下有没有藏金?仍然是一个谜团。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有些军阀也曾想要挖掘太平天国窖金发财,但不知为何并未下手。关于藏宝的说法众说纷纭。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这两个藏宝之谜更加扑朔迷离,让人不禁想要探寻真相。在历史的波澜中,流传着关于洪秀全窖金与太平天国宝藏的神秘传说。据传,洪秀全的窖金中有一颗浑然天成的翡翠西瓜,其表皮上裂缝蜿蜒,黑斑如籽,红质如瓤,犹如天然的艺术瑰宝。这颗稀世珍宝最终落入了曾国荃的手中。
当年湘军攻破天王府时,他们的搜寻行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洪秀全的遗体都被挖掘出来,焚尸扬灰。如此彻底的搜查,使得许多人深信曾国荃得到了洪秀全的窖金。甚至还有记载描述了曾国荃的母亲回乡时,庞大的船队似乎也在印证这一传闻。文人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中提到,曾国荃在攻占南京后收获巨额财富。
而关于太平天国的宝藏,更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据说,蒋驴和王豆腐就是靠挖掘太平天国的窖金而一夜暴富。蒋驴子因养马被忠王李秀成赏识,成为驴马总管,相传他得到了太平天国的窖藏而富甲江南。而另一种说法则是石达开藏宝之谜更为扑朔迷离。石达开在大渡河覆灭前夕,埋藏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他留下的藏宝图让人们争论不休,四川省主席刘湘曾秘密调派工兵挖掘,然而随着马长肃博士等人的介入和国民的命令,挖掘行动被迫中止。至今,石达开究竟是否在此处藏宝仍是一个历史谜团。
而在重庆南川市铁厂坪也有传说认为石达开留下了宝藏。据说只要找到名为“太平山”的位置,就能揭开石达开宝藏的谜团。两地的文物部门都证实了石达开部队在当地的活动,但对于宝藏的问题却表示无法解释,因为至今仍未找到确凿的证据。如同世界上众多的藏宝之谜一样,太平天国的这两大藏宝之谜依然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等待着未来的揭晓。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记忆,也激发了我们对历史探索的兴趣和想象。无论是洪秀全的翡翠西瓜还是石达开的藏宝之谜,都成为了历史的传奇,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