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配送关键词:配送网络、配送管理、技术标
在商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得以全面实施。这份行动计划目标明确,旨在到2020年构建高效、环保的城乡配送体系,并确定了一批示范城市和骨干企业。这不仅是中国城乡物流领域的一大壮举,更是对绿色、智能、高效物流发展的有力推动。
自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和通知,组织开展了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并确定了城乡高效配送的重点工程。如今,这一行动已进入了关键实施阶段,城乡高效配送的十五项重点任务也应运而生。
这十五项重点任务围绕着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优化城乡配送组织方式、推动技术标准和绿色化发展以及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展开。其中,完善城乡配送网络是重中之重,包括优化城市配送网络、完善农村配送网络以及加强城乡配送网络衔接。这意味着要构建以综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市配送网络,并鼓励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强化物流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
农村配送网络的建设也不容忽视。相关部门鼓励建设以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构建快捷的农村配送网络。这意味着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农产品上行物流通道将更加畅通。
在优化城乡配送组织方式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发展集约化配送、推动各类配送资源协同共享以及推动配送与供应链深度融合等要求。这意味着未来的城乡配送将更加集约化、协同化,配送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
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环节。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行动计划,中国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得以不断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期待在未来几年里,这一行动计划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为中国的物流行业树立新的里程碑。重点推进原材料与零部件的代理采购、库存控制与线边服务,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我们将深入整合配送与集中采购、批发分销、网络零售等功能,优化网购商品在区域间的分布式存储,发展集中仓储和协同配送,使供、销、配、存、运各个环节无缝对接。我们的服务触角将延伸至田间地头,全面开展农产品的预冷加工、质量检测、包装赋码、仓储配送等一系列服务,推动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三、强化城乡配送技术的标准化应用
我们致力于推广先进的装备技术,如集装单元、快速分拣、智能仓储等,以提升仓储配送效率。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感知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仓储配送的智能化水平。我们将强调专业冷藏运输、全程温湿度监控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加强末端冷链设施建设,确保冷链不断链、可监控。
标准化的实施应用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将完善配送中心、配送站点的建设标准,推动物流各环节的标准广泛应用。通过建设托盘、周转箱(筐)循环共用体系,推进农产品流通的全程“不倒筐、零触碰”。我们还将推动配送车辆的标准化、厢式化发展,并规范管理快递专用车辆。
四、推动城乡配送的绿色发展
我们将注重发展绿色仓储和绿色运输,贯彻实施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开展绿色仓库评价与评估,并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我们还将注重发展绿色包装,支持使用标准化、减量化、可循环利用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推动包装回收再利用。
五、提升城乡配送的管理水平
我们将加强仓储规划保障,将城乡配送仓储设施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设施衔接配套也是我们关注的方面,我们将合理设置城市配送所需的公用仓储、配送车辆停靠、装卸、充电等配套设施和场地。我们还将加强车辆通行管理,科学配置进城车辆资源,探索发展城乡配送公交化运行模式,并加强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绿色、安全的城乡配送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