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归还者联络会有哪些主要的活动?
自中归联成立之初,会员们怀揣着友好交流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日友好事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数会员因岁月流逝无法继续开展活动,终于在2002年宣布解散。尽管如此,该会在推动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仍然值得我们高度赞扬。
在成立之初到解散期间,中归联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中日友好事业。当时的中日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日本当局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导致日本民众对新中国的了解有限。为此,中归联通过各种活动,如签名运动、展览、创建国民会议等,积极增加日本民众对新中国的了解。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也为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宣传友好交流外,中归联还协助日本相关友好团体,致力于送还在日遇难的中国劳工遗骨。该会在多次活动中悼念在日本死难的中国烈士,并借此机会向日本民众宣传日本过去所发动的战争本质。他们还通过举办反对战争聚会、反对军国主义复活聚会以及反对战争演讲等活动,向日本民众揭露日本过去侵华战争的罪行。
中归联还组织了多次访华团访问中国。这些访华团不仅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还作为日本代表受邀参加了中国的庆典活动。他们还组织了集会抗议日本当局的反华言论,并通过会员的著述宣传促进中日民间交流。这些著述从理论角度批判了日本国内的反华言论,从个人切身体会出发反省了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呼吁人们友好对待中国,主张中日民间交流。这些努力不仅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也为改善两国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归联在推动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尽管该组织已经解散多年但其所开展的活动和思想仍然影响着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希望未来中日两国能够继续加强友好交流为两国的和平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书中,野上等人用大量史料和事实深情回忆了中国改造的心路历程,以亲身体验歌颂了中国将“鬼”变成“人”的奇迹,成功改造战犯的伟大历程。他们的经历不仅仅是个人历史的见证,更是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紧接着,在1958年,“中归联”出版的《侵略一在中国之日本战犯的告白》一书,让原战犯深刻反省了侵略中国的罪行,披露了他们的内心变化。而在之后的岁月里,“中归联”会长富勇正三出版的《一名BC级战犯的战后史》更是系统地展现了他归国后的心路历程,致力于中日友好和中日民间交流,直面所谓的“洗脑”言论,以行动证明中日友谊的坚实。
截至2002年“中归联”解散前,该组织会员为中日交流所做的贡献不可估量。他们不仅在日本国内进行了数百次的演讲,出版了百余部个人专著,而且通过学术性的论述和形象生动的回忆录,为日本民众提供了了解中国的窗口,为中日民间交流铺平了道路。
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归联”成员更加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他们创办了《中归联》季刊杂志,通过媒体宣传反战、和平的创会理念。该杂志不仅每期登载会员的回忆录,还邀请中日两国学者发表论述,及时驳斥日本国内的一些错误历史观。其中,《南京大屠杀和中日关系》等文章有力批驳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否定言论。《日中战争是自卫还是侵略》等一系列文章也系统地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的真实面目,警示人们要有面对历史的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中归联”会员土屋芳雄的“谢罪之旅”。这位原山形支部长首次来到沈阳和抚顺,对曾经的罪行表示深深的歉意。他的行动得到了辽宁电视台的关注,制作的纪实电视片《人、鬼、人》在中日两国播放,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亚洲电视节上的优秀电视记录片一等奖。这些真实的经历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也为中日友好的未来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中归联”成员在中日友好事业上的努力与贡献是无法忽视的。他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更为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经历与努力,是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也是未来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