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恩潘《最后》被嘘上天 场刊评分0.2创历史新低

娱乐爆料 2025-09-08 07:42www.bionity.cn奇谈网

(文/帼杰)再度执导筒的美国著名演员西恩·潘,携新片《最后的模样》登场,令人哑然。曾以《荒野生存》赢得观众口碑的导演,此次作品却让人不禁想问:“咋不上天?”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西恩·潘的口碑一直不错,但这次却遭遇了滑铁卢。影片之糟糕,令观众连发嘘声都无法表达愤怒,社交网络上更是嘲讽声一片。

《最后的模样》在影片场刊上创下了惊人的低分,仅0.2分,堪称场刊史上最低纪录。除了两位评分人给予一星评价外,其余评分者竟无一例外地给出了零分。尽管今年有不少有争议的影片,但大多数只是个人喜好的差异,像《最后的模样》这样从价值观层面引发广泛质疑的作品却绝无仅有。

这部影片以非洲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在长达132分钟的片长中,非洲难民却被当作背景板,用来衬托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利比里亚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非洲国家,人道主义医生米格尔莱昂与联合国非组织的雷恩彼得森医生在一线战场上相遇并陷入爱河。后者的父亲也曾是战地医生,最终在战场上牺牲。雷恩彼得森在成长过程中从未真正体验过父亲的角色,直到亲自来到这片土地,才逐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战争。而米格尔莱昂与雷恩彼得森之间的价值观分歧最终导致了他们感情的破灭。

西恩·潘似乎被泰伦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深深吸引,他的新作中也采用了意识流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却显得非常浅薄,仅限于喃喃自语和慢镜头加交响乐的表面形式。

西恩·潘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对人生观进行思考和重建,然而他却将别人沉重的人生当作自我思考的背景。他表现出的廉价悲悯让人生厌。非洲难民在影片中完全被剥夺了发声的权利,他们的形象被表现为面无表情、眼神呆滞,或者仅仅是一具具尸体。他们成为了毫无存在感的背景板,而白人主角们则在这个背景中谈恋爱、扮演救世主。在战争的地狱里,当有些人连生存都困难时,主人公们却还在伤春悲秋、恋爱调情、思考人生。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批判了面对战争时道德感高高在上的美国人欧洲人有钱人们,然而西恩·潘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同样如此。影片一开始,女主角回忆小时候与父亲分离的情景时使用了“拯救世界”这句台词。那个直升机飞离、难民争抢着跟随离开的镜头,仿佛直升机所代表的国际救援是这些人生存的最后希望。西恩·潘将主角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团体塑造成了上帝般的存在,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廉价怜悯。

影片中还出现了阿黛尔和让雷诺等法国演员,他们在其中的角色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何要让个人色彩如此明显的演员来出演这些配角?即使是对角色进行长时间的完整塑造,也难以让人信服。这些法国演员的加入似乎只是为了让影片更能吸引戛纳红毯的关注。

西恩潘的野心实在太大,他想在影片中探讨战争的本质、爱情的本质、价值观的行程与改变以及“天地不仁”与“我即是主”的世界观。试图将太多元素融入一部电影只会使影片变得杂乱无章。《最后的模样》试图涵盖太多主题,最终只成了一锅廉价味道的粥。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onity.cn 奇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异事,奇闻怪事,奇闻趣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ufo事件,军事秘闻,娱乐八卦,历史趣闻,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