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临终前,为什么会把大权交给司马师?

娱乐爆料 2025-09-03 14:41www.bionity.cn奇谈网

嘉平元年,即公元249年,随着曹魏的浩荡之风飘荡至洛阳城,大将军曹羲和中领军曹训皆跟随皇族前往祭拜高平陵。司马懿等人心中的期盼已久,终于迎来了起兵造反的契机。在曹爽等人离城的时刻,司马懿果断行动,奏请废除曹爽兄弟。他亲自率兵屯驻司马门,掌控了曹魏的都城洛阳。随后,司马懿引领太尉蒋济等人迎接天子,军队驻扎在洛水浮桥,同时派人向皇帝陈述曹爽的罪行。曹爽最终选择放弃抵抗。

于是,曹爽请求免职,随曹芳返回京城。一旦曹爽兄弟踏入府邸,即被司马懿的军队包围。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将曹爽及其党羽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人处死,并灭其三族。这场胜利使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大权。他在高平陵之变后的第三年,即嘉平三年(251年)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关于司马懿临终前为何选择将大权交给司马师而非司马昭这一问题,历史上留下了诸多猜测和议论。据《晋书》记载,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成为大将军,这是武将的最高荣誉职位。而我们知道,汉末时期的大将军是武将的首领,意味着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大权。相比于后来的司马昭,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何司马懿会选择将权力交给司马师。

一方面,司马师出生较早,年长的优势在传位上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地位。另一方面,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历史上是一项基本原则。只要司马师没有犯什么大错,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懿家族的大权自然会交到嫡长子司马师手中。司马师在之前的职位和表现都令人瞩目,他曾担任中护军这一要职,这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和才干。

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昭所担任的官职并无实权,与司马师相比显得默默无闻。而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展现出了出色的统帅才能,帮助司马懿成功控制了洛阳城。这一事件进一步巩固了司马师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威望。《晋书》中记载,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曾对司马师的能力表示赞赏。司马师还亲自养有三千死士,这些忠诚的战士为司马师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从年龄、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以及个人的能力和才干等方面来看,司马师相较于司马昭更适合成为司马懿的继承人。这不仅是因为司马师的威望和能力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可,更是因为他是嫡长子,按照古代的原则理应继承家族的大权。对于司马昭来说,虽然他在后来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但在司马懿生前,他相较于兄长司马师并不占据优势。在高平陵之变的前夜,司马懿向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二人透露了他的计划。司马昭因担忧而彻夜难眠,而司马师却如往常般安然入睡。清晨时分,他们在司马门集结军队,司马师以冷静的态度内外调控,布阵严谨有序。司马懿看到这一切,不由得心生感慨:“吾这个儿子,竟然如此出类拔萃。”

早在事前,司马师秘密培养了一支三千人的死士队伍,散居民间。今日凌晨,他们在一朝之间集结完毕,令人难以捉摸其来源。功成名就后,司马师因卓越表现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之后,又被加封为卫将军。

在笔者看来,相较于年轻的司马昭,年长且冷静的司马师不仅是司马懿的得力助手,更是决定性的力量,使他能够成功击败曹爽。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师的继承地位已然稳固,无人可撼。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铲除司马师。消息泄露,司马师果断处置了参与者,并在郭太后的支持下废黜了曹芳,改立曹髦为帝。相较于直接弑君的司马昭之举,司马师选择废帝的方式显得更为理智。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的智谋和决断力,也凸显了他对大局的把控能力。

公元255年,司马师因病离世,司马昭接管了他的大权。无论后续发展如何,司马师的名字和他在高平陵之变中的英勇表现将永远被铭记。他的冷静、智谋和对家族的忠诚使他成为司马懿最信赖的助手。对于他的离世,人们不禁感慨万分。对于他的成就和贡献,你如何看待呢?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onity.cn 奇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异事,奇闻怪事,奇闻趣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ufo事件,军事秘闻,娱乐八卦,历史趣闻,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