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临头各自飞?天安社回应昆山事件不关我们的事!
昆山“反伤”事件介绍:死者非天安社成员,事件背后的复杂纠葛
近日,备受关注的昆山“反伤”事件有了新的进展。新京报记者从微信公众号“天安兄弟”处获悉,事件中的死者刘某某并非天安社成员。此前,《新闻晨报》官方微博也曾报道,天安社成员明确表示文身宝马男与社团无关。这一消息随后被多家媒体转载,但随后《新闻晨报》删除了该消息。
事件的起因是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在昆山的一个路口,一辆宝马车越线非机动车道,差点撞上一辆电动车。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导致了最终的悲剧。事件的男主角,文身男子刘海龙,曾因多次犯罪被捕,但他的过去并不简单。今年三月,他还因举报案件线索并配合警方行动将嫌疑人抓获,获得昆山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
电动车车主的行为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他是正当防卫,也有网友认为他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对此,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的张骏律师表示,这个事件需要分两个部分看待。在“宝马男”第一次拿出长刀攻击时,电动车车主的反抗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电动车车主追砍“宝马男”的行为则存在争议,需要考虑其行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事件的另一方,骑车男子于某某也被网友关注。有网友称他是某公司的保安队特种部队出身。据南京零距离报道,于某某在事发地附近一家酒店工作,为人和善、待人友好。这使得人们对他的行为更加好奇和关注。他是否涉及此次事件的纠纷?他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这些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昆山“反伤”事件是一个充满纠葛和复杂性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恶、正义与邪恶、责任与义务的矛盾冲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公正的答案。我们也期待社会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这类事件,避免过度猜测和恶意炒作。正当防卫的复杂性与昆山街头砍人案
近日,一起街头砍人案在昆山市引发广泛关注。案件中的正当防卫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事件若走司法程序,公检机关需慎重考虑正当防卫的紧迫性。
关于这起案件,有两种观点。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曦认为,正当防卫必须针对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的暴力犯罪。在这起案件中,“宝马男”的刀已经掉地上,此时并不再具有侵害威胁。电动车主捡起刀追“宝马男”的行为,可能已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
而另一观点认为,根据视频中显示的情况,骑车男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随后骑车男子追砍已经逃窜的宝马男,并连砍数刀,这引发了是否防卫过当的问题。北京市亚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保民律师表示,骑车男子持刀反击后持续追砍的行为,已经超出了防卫过当的范畴,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这起案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骑车男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也有人认为其防卫过当。不论结果如何,这起案件都让我们对正当防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当防卫并非简单的反击,而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范畴。
回顾这起昆山街头砍人案,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复杂性。警方正在进一步审理此案,而我们也需要耐心等待结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法律,不传播未经警方证实的信息和涉及相关当事人的照片和视频。
这起案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应该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升级。我们也应该了解正当防卫的相关知识,以便在必要时保护自己和他人。这不仅仅是一起案件,更是对我们法律意识和公民素质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