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海啸
印尼巽他海峡惊天海啸:未触地震的灾难与频发地质劫难背后的警示
一场猛烈的海啸在印尼的巽他海峡袭来,至少造成222人死亡,843人受伤,且仍有28人下落不明。这场灾难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未伴随地震的发生。初步怀疑,这是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底滑坡和月圆时的潮汐共同作用所致。
新华社早前消息透露,海啸发生时,当地并未监测到地震活动。一位中国地震局的专家向澎湃新闻解释,这次海啸并非由火山直接引发,而是火山行为造成的触发效应。火山喷发导致的海底滑坡在下滑过程中产生了波浪,而印度尼西亚港口地带的平坦地形使得海浪轻易转化为海啸。
《雅加达邮报》的报道指出,印尼缺乏由海底滑坡和火山行为引发的海啸预警系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印尼减灾局的话称,海啸比大气条件形成的潮汐更难预测,更需要多灾种的早期预警体系。尽管守旧意义上的地震激发的海啸可以遵照地震波等成分进行监测,但这次“火山暴发-海底滑坡-海啸”的触发形式和连锁反应除非对当地海底地形有深入了解,否则难以预测。
专家警告,如果未来几天海山仍有活动,海啸的可能性并未完全消除。目前,印尼气象局等部门正在紧急调查此次海啸是否由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起。
北京时间的12月21日至23日,印尼及其邻国发生了多次地震。地质灾难的频发再次提醒人们,印尼确实处于地震带上,时常面临地震、海啸等威胁。就在三个月前,印尼苏拉威西岛发生的7.4级地震就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而历史上的灾难,如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也让人记忆犹新。
上海地理台的研究员金双根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醒公众,面对这样的地质灾难频发区,应尽量避免前往火山和地震频发的地带旅游。若前往,务必选择地势稳定、远离建筑物不平稳的地方。
此次海啸的发生再次凸显了建立全面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的紧迫性。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力量时显得脆弱,但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明智的决策,我们可以减少这样的灾难带来的损失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