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急救车司机趁危索要钱财
昨日,提及孙子车祸需转院治疗的遭遇,七旬老人梁立秋仍气愤难平,眼圈湿润泛红。梁立秋是蒲城县龙池镇金星村五组的村民,讲述了他在面临生死攸关时刻的无助和愤怒。
在那炎热又充满恐惧的七月二十日,他的孙子梁家辉与同伴米旭涛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垂危。他们被紧急送往蒲城县人民医院抢救。由于医院医疗条件有限,两名少年的伤情严重到需要立刻转往西安进行救治。此刻,家属们陷入了慌乱。
这时,一辆急救车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车身上标有“陕EBA120”字样,车上的蓝色顶灯闪烁着紧急的信号。这辆急救车的出现并没有带来他们期待的救赎,反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司机要求转院费用,起初索价两千元,最后商定为一千七百元。
当车辆行驶至西禹高速蒲城入口时,司机突然停车要求先给钱,否则不再继续行驶。家属们无奈,只能掏出八百元和九百元以继续这段生死之旅。这辆急救车将两名少年送到西安的唐都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后,却趁机再次加价,要求再加一百元才肯离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卦,家属们只能焦急地掏钱。
事后,梁立秋深感不解和愤怒。他觉得急救车应该是救死扶伤的象征,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加重家属的负担?他决定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办法。他联系了这辆急救车的所有人王某索要票据,得到的却是一个简单的白条收据,上面写着“车费、护理费总计一千八百元”。
县医院方面对此也表示无奈和担忧。他们表示,这两辆急救车并非医院所属,而是私人运营的车辆。医院的三辆急救车在运送病人过程中是不收费的。假冒急救车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他们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重视此事,取缔这些假冒急救车。他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急救市场的监管和规范,确保急需救助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安全、合法的服务。这是一项关乎生命的重要任务,不容小觑。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急救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