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做广告:做完宣传病就复发
古人大儒朱熹的骨质增生历程
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波澜壮阔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关于南宋大儒朱熹的一段经历。朱熹,这位名震天下的学者,竟然也遭遇了脚上的困扰——骨质增生。
史书上记载,朱熹深受其病困扰,平时在家还好,但一走路就倍感不便。翻阅他的年谱,我们会发现,从中年开始,他很少出门。无论是学生的邀请他去外地讲学,还是朝廷的邀请他去兵部任职,都被他婉拒了。不是他不想去,而是脚上的疾病使他无法行动。
一日,一位道士为他施针灸。仅仅一针下去,朱熹便能下地行走了。他欣喜若狂,扔掉了拐杖,脸上洋溢着笑容。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当即作诗一首,赠予道士。诗中写道:“几载相扶借瘦节,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从前勃蹒翁。”
这首诗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作为患者,朱熹对道士的医术表示由衷的感激;另一方面,作为名人,他希望为这位道士打call,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他的针灸之术。若当时有电视,朱熹或许还会为其做代言,宣传其针灸法的神奇效果。
命运再次捉弄了朱熹。他的足疾再次发作,而且比以往更加严重。朱熹这才明白,那位道士的针灸只是治标不治本。他赶紧派人寻找那位道士,有人问他是否要去找其算账,朱熹回答不是,他只是想要回那首诗,以免更多的患者上当。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朱熹真是大儒,连做广告都如此负责任。确实,他的道德标准令人敬佩。但与今天的名人相比,他还有其他的不同。
朱熹做广告没有任何酬劳,更像是一种公益行为,无论广告撤不撤,对他都没有损失。而现在的名人,如果主动撤下一条广告,可能会损失一大笔代言费。过去对名人的操守要求极高,如果像朱熹那样明知广告不实却不撤下,他的弟子们可能会离他而去。
然而现在,名人们的操守似乎并不被大众所重视。剽窃、假唱、打保安、吃疯药等等丑闻层出不穷,即使被曝光,粉丝们依然拥戴,身价依然飙升。对于广告的真实性,似乎没有人关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禁怀念起朱熹那样的时代,那时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操守和道德令人敬佩。而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在面对广告时,是否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