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刘备殿中 一旁陪祀的不是其子阿斗而是他
世界奇闻 2025-08-08 03:27www.bionity.cn奇谈网
蜀汉的诸葛亮,一心兴复汉室,多次挥军北伐,然遗憾未能如愿。他的壮志与智慧,如长河流水,奔涌不息,然积劳成疾,最终在五丈原病逝。蜀汉百姓感其功德,欲建祠庙以纪念,但被禁止。后在众人的劝谏下,武侯祠得以建立,并融入汉昭烈庙,形成了独特的君臣合庙格局。
在武侯祠的刘备殿中,令人不解的是,帝王刘备的旁边只有其子刘谌的陪祀像,而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却没有塑像。刘禅,人称阿斗,虽传说其母甘夫人因夜吞北斗而怀孕,但其人生并未如人们期待的那样神奇。当邓艾率大军伐蜀时,刘禅选择了投降,结束了蜀汉的抵抗。
有人可能会觉得刘禅此举大智若愚,但在子渊看来,这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智慧。刘禅的选择,或许可以被理解为对生命的热爱,而不是缺乏壮志。毕竟,如同刘备那样拼搏直至暮年的人,永远是少数。刘禅的选择,被一些人解读为出于仁爱,顾惜百姓,但却忽略了同时刻为社稷殉死的北地王刘谌。
刘谌,作为昭烈帝刘备的孙子、后主刘禅的儿子,在邓艾进攻时主张拼死一战。他痛心国家灭亡,前往刘备宗庙哭告,并亲手杀死子嗣,与妃子在庙中殉国。他的壮烈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甚至在武侯祠的刘备庙中得以陪祀。
相对于刘谌的壮烈,刘禅的行为被一些人批评为懦弱。在宋元期间,他的塑像遭到破坏,人们不再为他重塑雕像。毛宗岗的评价却为刘禅留下了一席之地:“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生色”。
如今,武侯祠中的刘备庙,见证了蜀汉的历史变迁。刘谌的壮烈殉国与刘禅的生存智慧,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每一座雕像、每一块石碑,都诉说着那段历史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慨叹息。
上一篇:日晕是什么的征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