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松鼠事件

奇闻奇事 2025-09-10 09:41www.bionity.cn奇谈网

名词解释

绿色荒漠

所谓的荒漠,并非都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只是生物种类相对较少而已。自然荒漠是由于环境恶劣造成的,而“绿色荒漠”则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大量种植单一的人工纯林,使得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减弱。要想彻底摆脱“绿色荒漠”问题,必须借助自然力量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保护林业资源的多样性,避免单一的人工纯林成为“绿色荒漠”。

鼠患

沐川县的柳杉树遭受了松鼠的大规模啃食灾害。泛滥成灾的松鼠已经成为洪雅林场人工林区域的第一大自然生物灾害。据初步统计,受松鼠侵害的面积达到惊人的11.2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粗略估算为4404万元。在乐山市沐川县舟坝镇工农村,许多人工种植的柳杉树树皮被松鼠啃食。村民们曾经设法与松鼠对抗,但效果甚微。

高顺富回到工农村后,看到成片的荒山并决定种下柳杉树。这种树生长迅速、成材年限短且经济价值高。从2015年开始,他发现许多柳杉树皮被剥食,后来确定了罪魁祸首是松鼠。如今,他家的100多亩柳杉中有一半被啃食,导致经济损失惨重。同样的问题也在洪雅县柳江镇困扰着洪雅林场的工人。

失衡

人工林中树种单一,导致生态链失衡,松鼠食物来源减少并寻找树皮啃食,同时其天敌也减少。在沐川工农村和洪雅林场,成灾的松鼠主要出现在人工林中。这些人工林的特点就是树种单一,如工农村主要种植柳杉,洪雅林场的人工林则以柳杉、杉木为主。松鼠是杂食性动物,在原始森林中生态链完整时,其食物来源丰富。但在人工纯林中,生态链被破坏,松鼠食物来源大大减少,导致其只能啃树皮来维持生存。其天敌也大大减少,松鼠因此繁衍迅速。专家指出,无论是哪个树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进行纯林栽种,其后果都将令人担忧。

洪雅林场的负责人分析认为,原来松鼠的食物主要是野果等,但在人工种植的柳杉、杉木林中,由于树种单一导致其食物变少,加上人类活动频繁导致其天敌迁徙等原因加剧了松鼠的泛滥。乐山师范学院植物学教授罗利群认为,树种单一的人工纯林降低了动植物的相辅相成作用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特别是外来树种的入侵和大规模种植对本地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罗利群指出,人工纯林中,原生物种逐渐消退,植物种类单一化,导致无法为众多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呢?

探究其原因,人们不难发现人工纯林中树种单一的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速生树种如柳杉、巨桉等,因其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经济因素成为了人工林发展的重要“指挥棒”。

以某地的巨桉林为例,其为造纸和人造板材提供了优质原料,因其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成为了企业和农户眼中的“财富树”。这种单一树种导致的生态失衡问题已经在洪雅林场困扰了十多年。为了应对由此产生的赤腹松鼠等鼠害问题,林场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投放毒饵、不育剂、捕鼠笼等,并与川大合作开展科研,尝试生态防治方法。

与此相对照,中国最大的飞播林区——凉山西昌的森林,虽然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典范”,但也面临着单一树种带来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林业部门一直在进行人工补种和造林,混合种植针叶和阔叶树种,落叶和荞灌结合,以恢复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和火灾风险。

西昌林业部门的努力提供了一个范本。他们通过人工补种和造林,成功修复了飞播林区的生态,丰富了树种多样性,降低了病虫害和火灾的压力。这种做法也启示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注重长远利益,保护林业资源的多样性,避免让人工纯林成为“绿色荒漠”。

人工纯林的建设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更应注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寻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共生,避免让“绿色荒漠”成为我们未来的遗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onity.cn 奇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异事,奇闻怪事,奇闻趣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ufo事件,军事秘闻,娱乐八卦,历史趣闻,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