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曹爽简介:少以宗室身份出入

历史名人 2025-09-10 08:37www.bionity.cn奇谈网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220年-280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一时期,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主要政权相继崛起,共同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今天,奇秘网小编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曹爽。

曹爽,字昭伯,出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是三国时期曹魏宗室的权臣。他体态肥胖,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谨慎持重。在即位后,他历任散骑侍郎、城门校尉、武卫将军等职位,一路晋升。

公元231年,曹爽承袭了邵陵侯的爵位。而在公元239年,明帝病危之际,他被封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一同被任命为托孤大臣。从此,曹爽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声震天下。

曹爽原本谦逊自持,然而后来逐渐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他一意孤行地出兵伐蜀,导致国内虚耗死伤惨重。他的起居生活也开始自比皇帝,并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这一切专横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败亡。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解除了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之后,曹爽因谋反之罪被族诛。

在曹爽的人生中,有一段时期是与曹叡交情甚好。曹叡继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待郎,后迁任城门校尉、武卫将军等职,特别受到宠爱。随着权力的增长,曹爽开始逐渐走向专权乱政的道路。

曹爽曾经听取亲信丁谧的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他任用亲信担任朝廷要职,如任南阳的邓飏、李胜等人。他还纵容自己的党羽亲信从事不法之事,如窃取官物、割取典农的桑田和汤沐地等。这些行为导致官员们敢怒不敢言。

正始五年(244年),为了建立军功名声,曹爽听从邓飏等人的建议征伐蜀汉。这次出兵导致了严重的虚耗,不仅死伤惨重,还令当地和军队都缺乏物资和粮食。他还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独揽大权这种行为引起了诸多不满和怨言。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被诛的命运。

昔日,曹爽与曹羲等人游历洛阳,享受悠闲时光。同乡大司农桓范却忧心忡忡。他认为,兄弟二人掌握朝政与禁军,不应同时离城。因为一旦有人关闭城门反对,他们将无法控制大局。但曹爽未听取忠告,认为自身地位稳固,无人能动。

曹爽集团的骄横与倒行逆施,早已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司马懿虽称病不上朝,实则暗中与太尉蒋济等谋划推翻曹爽。

时光流转,正始十年,李胜将赴任荆州刺史前,受曹爽之命前往司马懿处拜访以探虚实。司马懿在李胜面前故意装病重,骗过了李胜,也进一步削弱了曹爽的警惕心。

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正始十年正月甲午日,曹芳与曹爽兄弟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此刻的曹爽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恐不安。接到弹劾表后,他更是惊慌失措,不敢告知曹芳。于是将天子车驾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树木建起防御工事,同时征发屯兵数千人加强防守。此刻的大司农桓范与大将军司马鲁芝逃离洛阳,赴高平陵与曹爽会合。桓范力劝曹爽带皇帝至许昌,利用皇帝的名义召集军队反击司马懿。但曹爽犹豫不决。

司马懿洞悉曹爽心理,先后派使者诱劝其放弃抵抗,承诺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蒋济也写信给曹爽,声称司马懿只想剥夺兵权,不会伤害他们。经过一夜的思考,曹爽选择了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降。解除武装后,曹爽兄弟被免职回到府邸。命运并未就此对他们宽容。曹爽兄弟被严密监视后声称食物不足,向司马懿求助;不久后在严刑拷问下,他们及亲信党羽的谋反意图被揭露出来。最终,正月戊戌日这天,他们及其家族被屠灭三族。直到嘉平年间,因曹真功勋卓著,其族孙曹熙被封为新昌亭侯作为后继。

回首这段历史,曹爽的盲目和轻信使他失去了对权力的掌控力。在权力的游戏中,他未能看清对手的真实意图和自己的处境;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和家族的悲剧命运。而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要有清晰的判断力、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决策能力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onity.cn 奇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异事,奇闻怪事,奇闻趣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ufo事件,军事秘闻,娱乐八卦,历史趣闻,考古发现